【红四方周报】电商“野蛮扩张” 增值税复征 农资赊销要怎么搞?
【农资导报】农资电商“野蛮扩张”
随着农资电商网点在一线农资市场的蔓延,受访的经销商普遍对农资电商又恨又爱。恨是因为抢了自家的生意,爱则体现在对加入电商的期待。
就在农资企业加速布局电商线下网点的同时,电商大佬的农资线上销售也已启动。截至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也在全国各地迅猛地铺点建站,传统渠道与电商网络的深度融合或激烈交火已是箭在弦上。
点评:
农资电商上演野蛮扩张:附近农资店销量被腰斩,甚至被当成“搅局者”,然而,很多电商平台都是围绕产品营销打造,减价成为常规动作,只有提供更具杀伤力的种植套餐和农技服务,才能真正捕获消费者的心。
【中国农资传媒】增值税“谁来买单”
增值税恢复征收后,其价值要计算在化肥的成本中,这个成本谁承担更多?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还是消费者?
这个成本肯定要一层层分摊的,目前来看,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很低。同时,下游需求持续疲态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令中间商不会冒着失去市场的危险轻率提高终端报价。因此,流通企业或将承担更多的成本。
此外,虽然销项税和进项税可抵消,但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仍会给生产成本造成一定上涨,部分厂家表示增值税执行后或会上调价格。
点评:
增值税的回归对化肥市场的长期影响巨大,为行业的大洗牌增加了更多的不确性因素,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增值税的回归对市场的规范起正面作用。而增值税回归对市场的短期影响则作用于价格,化肥的市场价格是供需双方决定的。
【农资与市场】农资赊销根深蒂固
国内农资赊销严重,专家称主要原因是国产复合肥的发展才十几年,竞争还不理性;一级代理商压力比较大,频繁跑网点,送货,把二级代理商的门店门店塞满,送得慢了连地方都没有,哪里还会提收款问题;二级代理商进货不用先拿钱,不拿钱还要挑品牌,品牌差的不要,利润低的不要。
点评:
消费者赊销是厂家、商家共同造成的。厂家的不理性竞争,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厂家的带动下,也加入了混乱的竞争。*后,造成消费者被厂家、商家“宠坏”的局面。
【农资导报】安徽将为新型肥料“划红线”
当前,新型肥料研发如火如荼,但也泥沙俱下,完善和制定相关标准势在必行。
8月18日,安徽省肥料及土壤调理剂标准委员会(下称标准委)在合肥正式成立,标准委将针对部分没有标准的新型产品制定地方标准,弥补标准缺失的问题;同时针对某些滞后标准,在原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技术指标。
这些地方标准未来将作为本省企业生产相关产品时的约束规范,监管部门也会将之作为重要的市场执法依据。
点评:
标准委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为产品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肥料和土壤调理剂行业向结构优化和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自律和市场净化。